首页 - 基金 - 国元元增利货币(970157) - 基金概况
国元元增利货币(970157)基金概况
基金简称 国元元增利货币 基金代码 970157
基金经理 李雅婷 柯贤发 设立日期 2022-05-30
管理人 国元证券 托管人 中登公司
业绩比较基准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活期存款基准利率的收益率(税后)的2倍
跟踪标的 该基金无跟踪标的
投资目标 在控制投资组合风险,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力争为投资人提供稳定的收益。
投资理念
投资范围 本集合计划投资于以下金融工具: 1、现金; 2、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银行存款、中央银行票据、同业存单; 3、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债券回购; 4、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内(含397天)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超短期融资券; 5、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 本集合计划投资于前款第4项的,其中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主体信用评级和债项信用评级均应当为最高级;超短期融资券的主体信用评级应当为最高级。信用评级主要参照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信用评级,发行人同时有两家以上境内评级机构评级的,按照孰低原则确定评级。 如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集合计划投资其他品种,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以将其纳入投资范围。
投资策略 本集合计划根据对未来短期利率变动的预测,确定资产组合的配置比例及剩余期限。在严格控制投资风险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基础上,力争获得稳定收益。 资产配置策略 本集合计划作为现金管理产品,将根据各类投资品种的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特征,利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确定投资品种和各类投资品种的配置比例及投资品种期限组合。 利率策略 本集合计划将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综合研究宏观经济情况,进而判断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同时分析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变化趋势,对影响资金面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与预判,建立资金面的场景模拟。在宏观分析与流动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并据此动态调整投资组合。 信用债策略 将首先从安全性角度出发,优先选择央票、短期国债等高信用等级的债券品种以规避信用违约风险。对于信用评级等级较高的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信用类债券,本集合计划将根据资产的剩余期限、资信等级、流动性指标进行甄别后配置。 流动性管理 本集合计划作为现金管理产品,管理人在密切关注集合计划的申购赎回情况、季节性资金流动情况和股票市场波动情况等因素基础上,对投资组合的现金比例进行优化管理。管理人将遵循流动性优先原则,综合平衡资产在流动性资产和收益性资产之间的配置比例,通过现金留存、持有高流动性投资品种、逆回购、降低组合久期等方式提高资产整体的流动性,以满足日常的流动性需求。
分红政策 1、本集合计划每份集合计划份额享有同等分配权; 2、本集合计划收益支付方式为红利再投资; 3、本集合计划的收益支付方式为按季支付,本计划采用1.00元固定份额净值交易方式(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情形除外),自资产管理合同生效日起,本集合计划根据每日计划收益情况,以每万份集合计划暂估净收益为基准,为投资人每日计算当日暂估收益,并在分红日根据实际净收益按季支付; 4、本集合计划根据每日暂估收益情况,将当日暂估收益计入投资人账户,若当日暂估净收益大于零时,为投资人记正收益;若当日暂估净收益小于零时,为投资人记负收益;若当日暂估净收益等于零时,当日投资人不记收益; 5、当进行收益结转时,如投资者的累计实际未结转收益为正,则为集合计划份额持有人增加相应的集合计划份额;如投资者的累计实际未结转收益等于零时,集合计划份额持有人的集合计划份额保持不变;如投资者的累计实际未结转收益为负,则为集合计划份额持有人缩减相应的集合计划份额,遇投资者剩余集合计划份额不足以扣减的情形,管理人将根据内部应急机制保障集合计划平稳运行; 6、投资者赎回集合计划份额时,不支付对应的收益,将在季度分红时支付; 7、投资者解约情形下,管理人将按照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活期存款利率进行收益支付; 8、当日申购的集合计划份额自下一个工作日起,享有集合计划的收益分配权益;当日赎回的集合计划份额自下一个工作日起,不享有集合计划的收益分配权益; 9、在不违反法律法规、资产管理合同的约定以及对集合计划份额持有人利益无实质性不利影响的情况下,管理人可调整集合计划收益的分配原则和支付方式,不需召开集合计划份额持有人大会; 10、如需召开集合计划份额持有人大会,集合计划份额持有人的表决权以登记机构在权益登记日登记的份额体现其持有的权益; 11、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风险收益特征 本集合计划是一只货币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低于债券型基金、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混合型基金、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股票型基金、股票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