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
1、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本基金的资产配置策略将采用定量模型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基金组合在股票类资产、债券类资产和现金类资产上的配置比例进行明确。
(1)在定量分析方面,基金管理人将依托公司内部量化投资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量化预测模型以及市场数据库,对未来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走势的概率进行量化判断,并对各类不同大类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和波动率的变化进行量化预测,从而形成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的基本输入参数集。在此基础上,基金管理人将利用资产配置量化模型计算出基金资产在股票、债券和现金等大类资产中的合理配置比例。同时,基金管理人的量化投资研究团队将根据市场变化趋势,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预测模型和资产配置模型的实际效果进行跟踪,并做相应更新,以不断完善和改进其在资产配置阶段的实用性。
(2)在定性分析方面,基金管理人将充分结合公司投资团队对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定性分析,综合考量宏观经济因素、政策环境因素、资金供求因素、股票和债券市场因素,形成对未来市场走势和基金资产配置的定性判断。
(3)在完成上述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的基础上,基金管理人将横向对比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结果,若两者之间出现配置原则上的分歧,基金管理人将客观分析量化分析模型所依赖的假设条件、输入参数和参考因子等因素,与定性分析的信息来源基本逻辑进行对比分析,若两者之间未出现根本性差异,则配置策略将采用定量分析的结果为基本原则。若两者之间出现较大的差异,则基金管理人需对模型的基础条件和假设进行重新梳理,使其符合市场客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量化资产配置比例计算。
若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结果未出现配置原则上的分歧,则基金的实际大类资产配置将以量化分析的结果为基础,同时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根据定性分析的结果对各类资产的实际配置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充分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优势的目标。
2、股票投资策略
策略精选基金的股票投资是本基金的核心部分,股票组合的基本构建原则将遵循主动管理的基础定律(Fundamental Law of Active Management),即通过增加独立策略的数量的方式最终达到提高信息比率(信息比率是用来衡量单位超额风险带来的超额收益,该比率越高说明基金管理人的主动管理能力越强)的目标。在独立策略的选择上,基金管理人将秉承定量策略为主、定性策略为辅的基本原则,以充分发挥数量化投资策略的优点。
与传统的主动型股票基金不同的是,本基金在公司内部严格的股票库制度的基础上,还将专门针对策略精选基金的架构设立备选数量化策略池。独立的数量化策略必须经过严格的量化筛选标准才可以进入该备选数量化策略池,基金经理必须在该备选池的范围内根据市场状况选择相应的投资策略加入投资组合。围绕着备选数量化策略池,本基金制定了严格的股票数量化投资策略流程,力图尽可能的忽略人为因素,保持客观理性。股票的数量化投资策略流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分别为:备选数量化策略池的构建、投资策略的配置和投资组合的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