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
本基金把握宏观经济和投资市场的变化趋势,动态调整投资组合比例,自上而下配置资产,有效分散风险,力求获取超额收益。
大类资产配置策略
本基金将综合分析和持续跟踪基本面、政策面、市场面等多方面因素,对宏观经济、国家政策、资金面和市场情绪等影响证券市场的重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关注包括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出口增速、通胀率、货币供应、利率等宏观指标的变化趋势,结合股票、债券等各类资产风险收益特征,确定合适的资产配置比例。本基金将根据各类证券的风险收益特征的相对变化,适度的调整确定基金资产在股票、债券及现金等类别资产间的分配比例,动态优化投资组合。
股票投资策略
(1)科技创新主题的界定
本基金所定义的“科技创新”主题相关上市公司是指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
物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新能源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企业。本基金参照2018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将“科技创新”的领域进一步细分为七大重点产业: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指电子核心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互联网与云计算及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
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航空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3)生物产业是指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生物农业及相关产业、生物质能产业。
4)新材料产业是指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前沿新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先进钢铁材料。
5)节能环保产业是指先进环保产业、高效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6)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指新能源汽车装置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相关设施制造、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
7)新能源产业是指智能电网产业、太阳能产业、风能产业、核电产业、生物质能产业。
本基金投资标的对应的申万一级行业具体包括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电力设备、国防军工、机械设备、汽车、医药生物、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环保。
本基金重点关注科技创新企业的研发支出指标,挑选出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优质上市公司进行投资。研发支出是指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所使用资产的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消耗的原材料、设计与调试等直接投入、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以及借款费用等相关投入。本基金投资于企业最新披露的年度报告中研发支出总额或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位于上述申万一级行业中前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
未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相关行业范围可能会发生变动,本基金将对科技创新主题进行密切跟踪研究,履行适当程序后,适时调整科技创新主题的界定,并在更新的招募说明书中进行公告。
(2)个股选择与组合优化策略
本基金秉承公司的投资理念,主要投资于优选行业中的成长空间大、符合科技产业发展趋势的股票。具体操作上,主要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选股策略,同时对标海外科技行业发展前沿的选股策略。通过定量筛选和定性分析,挑选出成长空间大、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股票进行投资。
1)定量:财务及估值指标
财务指标:通过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资本回报率(ROIC)、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等指标来考量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质量。估值指标:根据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基于动态静态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以相对估值为主,绝对估值为辅。具体估值指标包括市盈率(PE)、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PEG)、市净率(PB)、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市销率(PS)、自由现金流折现(DCF)等,衡量该公司的股价是否处于合理的估值区间。
2)定性:多元维度分析公司成长性
本基金将从公司所处行业的行业规模、行业发展驱动力、行业发展空间、行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管理能力、商业模式、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受益于经济转型的程度、研发投入、销售布局、激励机制、渠道状况、国际可比公司的历史经验等多角度对股票进行定性分析。
综合定性分析与定量价值评估的结果,选择定价合理或者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构建投资组合,并根据股票的预期收益与风险水平对组合进行优化,在合理风险水平下追求基金收益最大化。同时监控组合中证券的估值水平,在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其内在合理价值时适时卖出证券。
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策略
对于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本基金将重点关注在香港市场上市、具有科技行业代表性的优质公司;A股市场稀缺的香港上市的科技行业公司;精选香港市场具备优质成长属性的科技上市公司。个股和组合的选股策略同A股。
本基金可根据投资策略需要或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将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或选择不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基金资产并非必然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
存托凭证投资策略
本基金将根据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的要求,制定存托凭证投资策略,关注发行人有关信息披露情况,关注发行人基本面情况、市场估值等因素,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参与存托凭证的投资,谨慎决定存托凭证的权重配置和标的选择。
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策略
本基金管理人通过考量宏观经济形势、提前偿还率、违约率、资产池结构以及资产池资产所在行业景气情况等因素,预判资产池未来现金流变动;研究标的证券发行条款,预测提前偿还率变化对标的证券平均久期及收益率曲线的影响,同时密切关注流动性变化对标的证券收益率的影响,在严格控制信用风险暴露程度的前提下,通过信用研究和流动性管理,选择风险调整后收益较高的品种进行投资。
国债期货投资策略
本基金投资国债期货将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结合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趋势的判断、对债券市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国债期货和现货基差、国债期货的流动性、波动水平等指标进行跟踪监控,主要选择流动性好、交易活跃的国债期货合约,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投资效率。
股指期货投资策略
本基金管理人以套期保值为目的,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将充分考虑股指期货的收益性、流动性及风险特征,通过资产配置、品种选择,谨慎进行投资,旨在通过股指期货实现基金的套期保值。
(1)套保时机选择策略;根据本基金对经济周期运行不同阶段的预测和对市场情绪、估值指标的跟踪分析,决定是否对投资组合进行套期保值以及套期保值的现货标的及其比例。
(2)期货合约选择和头寸选择策略;在套期保值的现货标的确认之后,根据期货合约的基差水平、流动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期货合约;运用多种量化模型计算套期保值所需的期货合约头寸;对套期保值的现货标的Beta值进行动态的跟踪,动态的调整套期保值的期货头寸。
(3)展期策略;当套期保值的时间较长时,需要对期货合约进行展期。理论上,不同交割时间的期货合约价差是一个确定值;现实中,价差是不断波动的。
本基金将动态的跟踪不同交割时间的期货合约的价差,选择合适的交易时机进行展仓。
(4)保证金管理;本基金将根据套期保值的时间、现货标的的波动性动态地计算所需的结算准备金,避免因保证金不足被迫平仓导致的套保失败。
(5)流动性管理策略利用股指期货的现货替代功能和其金融衍生品交易成本低廉的特点,可以作为管理现货流动性风险的工具,降低现货市场流动性不足导致的交易成本过高的风险。在基金建仓期或面临大规模赎回时,大规模的股票现货买进或卖出交易会造成市场的剧烈动荡产生较大的冲击成本,此时基金管理人将考虑运用股指期货来化解冲击成本的风险。
可交换债券投资策略
可交换债券与可转换债券的区别在于换股期间用于交换的股票并非自身新发的股票,而是发行人持有的其他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交换债券同样具有债券属性和权益属性,其中债券属性与可转换债券相同,即选择持有可交换债券至到期以获取票面价值和票面利息;而对于权益属性的分析则需关注目标公司的股票价值以及发行人作为股东的换股意愿等。本基金将通过对目标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可交换债券的债券价值、以及条款带来的期权价值等综合分析,进行投资决策。
可转换债券投资策略
可转换债券(含交易分离可转换债券)兼具权益类证券与固定收益类证券的特性,具有抵御下行风险、分享股票价格上涨收益的特点。可转换债券的选择结合其债性和股性特征,在对公司基本面和转债条款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估值分析,投资于公司基本面优良、具有较高安全边际和良好流动性的可转换债券,获取稳健的投资回报。
债券类资产投资策略
在大类资产配置的基础上,本基金将依托基金管理人固定收益团队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市场利率和信用利差的变动趋势,采取久期调整、收益率曲线配置和券种配置等积极投资策略,把握债券市场投资机会,实施积极主动的组合管理,以获取稳健的投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