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
本基金为债券型基金。投资策略主要包括资产配置策略、债券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金融衍生品投资策略以及基金投资策略。
资产配置策略
本基金将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量化模型对各类资产相对价值及市场长期风险溢价进行判断,动态把握不同资产类别的投资价值、投资时机以及其风险收益特征的相对变化,并通过“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综合评估和持续跟踪基本面、政策面、市场面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研判国内外经济的发展趋势,并在严格控制投资组合风险的前提下,对组合中债券、股票、基金、金融衍生品、货币市场工具的投资比例进行战略配置和战术调整,以分散市场风险,力争实现基金净值的中长期稳健增值。对于量化模型关注不到的或有风险,基金经理将提供主观裁量以辅助模型在资产类别以及行业层面风险敞口的确定和修正。
本基金将根据模型量化指标,以在债券、股票、基金以及现金等各类资产间灵活调整仓位的方式,力求实现组合波动率控制以及最大回撤控制等投资目标。因此,在市场大幅波动(上行或者下行)或者组合大幅回撤的情况下,本基金或将显著下调组合风险敞口并增加现金类资产的持仓;当市场波动降低、组合回撤得到控制时,本基金或将再次扩大组合风险敞口,以期实现最终的投资目标。
股票投资策略
(1)A股投资策略
本基金股票部分的构建将借助量化行业轮动模型,结合跨资产类别的风险预算分配,对非量化风险的定性分析,达到组合的优化配置。基本方法上根据对经济宏观数据、行业基本面数据以及市场运行特征的信号研究,利用中低频的量化模型,自上而下地进行行业相对价值以及获利成长遴选,叠加动态捕捉市场热点,对全市场头部股票按行业进行筛选和投资,以期获得超额收益。
对于行业配置的判断,量化模型会横向跨行业比较也会进行各行业自身纵向比较。若干信号以多个因子为维度,会对市场动态进行理性和非理性总结。非理性的状态通常预示改变。在市场出现模型观察不到的基本面或者政策面变化时,基金经理将从风险层面对总体配置以及个别行业配置进行干预。
在个股选择方面,本基金通常囊括行业龙头并保证风险分散度,并通过定量的分析筛选股票。
(2)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策略
本基金基金资产可通过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作为A股标的的重要补充。
(3)存托凭证投资策略
本基金可投资存托凭证,将根据本基金的投资目标和股票投资策略,基于对基础证券投资价值的深入研究判断,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选择投资价值高的存托凭证进行投资。
基金投资策略
本基金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通过严格的量化规则筛选有潜在投资价值的标的纳入研究范围,另一方面结合标的基金的基金管理人的基本情况和投研文化等定性因素进行二次研判,双重维度力求筛选出中长期业绩稳定的优秀基金。
对于权益类基金,本基金基于权益类基金投资目标的不同,将标的基金分为主动和被动两大类。其中,针对主动管理类基金,本基金从基金风格、业绩表现、稳定性、规模变化等多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参考基金规模、历史业绩、风险调整后的收益、风险控制指标等一系列量化指标对基金进行分析,选取出预期能够获得良好业绩的基金;针对被动管理类基金,本基金从标的指数表现、跟踪误差、超额收益、规模变化等多角度进行分析,选取出表现稳定,符合未来市场发展方向的基金。同时,本基金还将通过分析标的基金基金管理人的资产管理规模、投研文化、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对标的基金的业绩稳定性、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筛选。
本基金还将定期对投资组合进行回顾和动态调整,剔除不再符合筛选标准的标的基金,增加符合筛选标准的基金,以实现基金投资组合的优化。
金融衍生品投资策略
本基金的金融衍生品投资将严格遵守中国证监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合理利用国债期货和信用衍生品等衍生工具。
本基金投资国债期货将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结合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趋势的判断、对债券市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国债期货和现货基差、国债期货的流动性、波动水平等指标进行跟踪监控。
本基金投资信用衍生品,按照风险管理原则,以风险对冲为目的,对所投资的资产组合进行风险管理。本基金将根据所持标的债券等固定收益品种的投资策略,审慎开展信用衍生品投资,合理确定信用衍生品的投资金额、期限等。同时,本基金将加强基金投资信用衍生品的交易对手方、创设机构的风险管理,合理分散交易对手方、创设机构的集中度,对交易对手方、创设机构的财务状况、偿付能力及杠杆水平等进行必要的尽职调查与严格的准入管理。
今后,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的丰富和交易方式的创新等,基金还将积极寻求其他投资机会,如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基金投资其他品种,本基金将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将其纳入投资范围以丰富组合投资策略。
债券投资策略
本基金采用的债券投资策略包括:久期策略、信用策略、息差策略、可转换债券及可交换债券投资策略等。
(1)久期策略
本基金通过对宏观经济基本面(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信贷、财政收支、汇率和资本流动等)、政策面(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等)、资金面、估值、债券供求和市场情绪等技术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宏观量化以及基本面量化模型辅以基金经理主观观点,判断债券市场对上述变量的反应,预测长期风险溢价以及合适期限结构,并据此积极调整债券组合的平均久期,提高债券组合的投资收益。
(2)信用策略
信用债收益率等于基准收益率加信用利差,信用利差收益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该信用债对应信用水平的市场平均信用利差曲线走势;二是该信用债本身的信用变化。基于这两方面的因素,本基金管理人分别采用以下两种策略:
1)基于信用利差曲线变化策略:一是分析经济周期和相关市场变化对信用利差曲线的影响,二是分析信用债市场容量、结构、流动性等变化趋势对信用利差曲线的影响,最后综合各种因素,利用量化模型分析信用利差曲线整体走势,确定信用债券总的(在所有债券品种中的)投资比例。
2)本基金不刻意追求信用下沉策略带来的或有票息收入和资本利得增量,对于信用风险的投资范围仅限于较高评级。若发行人信用发生变化,基金经理将依靠内部评级系统分析信用债的相对信用水平、违约风险及理论信用利差,及时卖出信用评级下降或预期将下降的债券。
本基金进行信用债(含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下同)投资时,建仓期后,投资于AAA评级的信用债资产占比应不低于本基金所投信用债资产的50%,本基金投资于AA+评级的信用债资产占比应不高于本基金所投信用债资产的50%。具体可参见下表:
所投信用债评级 占信用债资产比例
AAA 50%-100%
AA+ 0%-50%
因证券/期货市场波动、证券发行人合并、基金规模变动、信用评级调整等基金管理人之外的因素致使信用债投资比例不符合上述规定投资比例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在3个月内进行调整。
本基金将综合参考国内依法成立并经监管认可的拥有证券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所出具的信用评级(具体评级机构名单以基金管理人确认为准)。除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以外的信用债采用债项评级,对于没有债项评级的上述信用债,债项评级参照主体评级;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采用主体评级。如出现同一时间多家评级机构所出具信用评级不同的情况或没有对应评级的信用债券,基金管理人需结合自身的内部信用评级进行独立判断与认定,以基金管理人的判断结果为准。
(3)息差策略
通过正回购,融资买入收益率高于回购成本的债券,从而获得杠杆放大收益。
(4)可转换债券(含可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及可交换债券投资策略
对于可转换债券的投资,本基金将在评估其偿债能力的同时兼顾公司的成长性,以期通过转换条款分享因股价上升带来的高收益;本基金将重点关注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值、市场价值与其转换价值的比较、转换期限、公司经营业绩、公司当前股票价格、相关的赎回条件、回售条件等。可交换债券是一种风险收益特性与可转换债券相类似的债券品种。两者相同点在于都可以以特定价格转换成公司的股票。两者均一方面有票息、期限、到期还本付息等债性的特征,另一方面有与转股标的相关联的股性特征,且都带有一定的回售和赎回条款。区别在于同一转股标的的可交换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主体是不同的。
可交换债券的转股标的是发行人所持有的其他公司股票,而可转换债券的转股标的为发行人自身股票。因此,在条款博弈、债性分析属性等方面,两者还存在着差异。本基金将通过分析目标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的纯债部分价值综合开展投资决策。 |